双色小蚜蝇

Paragus bicolor   Fabricius
   

  201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雄性 头顶三角狭长,黑色,尖端黄色,被黄毛;额与颜黄色。触角黑色,第3节略带棕色,基部下缘棕黄色,长约为宽的4倍;芒短于第3触角节。中胸背板黑色或青黑色,被短而密的深黄色毛,前部正中具1对相互靠近的棕色短纵条;小盾片黑色,端缘黄白至黄色。腹部通常第1、2背板基部及两侧缘黑色,第2背板大部、第3背板及第4背板前半部均为红色,有时第2背板具1对黑色侧斑;腹部色泽变异很大,从全黑,至仅第2、3节背板具红斑,或全红色,仅基、端部黑色;腹部背板刻点粗密,各节后缘光滑。足黄白色至黄色,腿节基部黑色,后足胫节中部具暗斑或暗环,后足基跗节背面色暗。
雌性 头顶和额黑色,头顶毛黑色,额两侧具三角形淡色粉被斑和黄毛;颜黄色,正中具黑色纵条。其余同雄性。

大小
国外分布

原苏联,蒙古,伊朗,阿富汗;欧洲,北非,新北区。

国内分布

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、东北、江苏、山东、西藏、青海、新疆。

标本信息

共检查87号标本:
北京(1957.V.21-1985.VIII.20,6个)、河北(小五台山,1400-1500m,1964.VII.16,2个)、山西(绛县,1000-1300m,1986.VIII.4,1个)、内蒙古(兴安盟,1983.VII.24-27,4个;锡盟,1972.VII.25,1个;扎赛,1957.VI.27,1个;乌盟,1971.VI.16,1个;兰旗,1983.VII.27,2个)、江苏(1918.VII-1932.VIII.6,15个)、浙江(临安,1946.I.8,1个)、山东(青岛,1个)、西藏(昌都,3900m,1976.VIII.8,1个)、青海(祁连,1957.VIII.7,1个)、新疆(阿勒泰,1750-2050m,1960.VIII.1-6,2个;吐鲁番,20-140m,1958.VI.29,1个;乌鲁木齐,980m,1958.V.19-1959.IX.5,2个;阿克苏,1330m,1959.VII.22,1个,新疆其他地点从略)。